全球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底线。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树立“全人类生态文明观念,自觉践行、共同提升”,将生态文明上升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通过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生态文明新发展。
这一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与创新。生态文明科学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认识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来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关系,是在肯定人的主体性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处与共同发展。
工业革命发端于18世纪的英国,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两次世界大战又极大地促进军工、通讯、生物、核工业的发展。
战后军备竞赛和民生需求又促进了工业国家的现代化。几百年的工业文明使人类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应以地球资源为约束条件。那些过分强调消费的经济学说,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一定的冲突性,会加剧自然资源短缺,并带来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过度消费浪费地球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信息文明的到来,提高了人类对于全球生态和全球自然社会经济巨系统的全覆盖管理能力。有了不断优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可以走出一条生态文明与信息文明结合的新文明之路,实现全球生态的无缝隙全覆盖管理,优化全球资源配置,构建有利于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新范式。
地球被称为“盖娅母亲”,是一个鲜活、能繁衍、完整的有机体,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开放系统。它通过与太阳、月球、银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物质、能量、电磁辐射和信息交换而不停演化;在太阳能、地幔热能和宇宙磁场的作用下,地球表层不停地发生变化。在地质运动、洋流运动和大气运动的驱动下地球表层及其附着生物也在不停的演化。
地球盖娅和附生的各类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生态系统都是沿着信息增殖进化的。人类社会从采猎游牧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基本上是线性发展的,直到工业文明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产业触碰到了人口资源环境的底线后才催生出生态文明和信息文明这对双胞胎。
因为只有信息化,才能将社会进步的信息增殖转化为信息网络化全覆盖式的管理手段。可以说没有信息文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就是在全球生态文明范式下,在最少耗费物质和能源的前提下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对生态资源实现最优化配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全人类齐心协力建设全球化的自然生态文明和社会生态文明。
全世界要走生态文明之路,将自然生态文明和社会生态文明协同起来,坚决改变现今世界自然生态功能退化的现状。全球生态文明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和实现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兴衰决定于自然生态文明和社会生态文明是否和谐统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家园,所有国家都是地球村的成员。
全人类只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尽全球之力使人类命运共同体走上兴旺发达之路,实现人类共同富裕。(作者:刘宗超朱剑钧桑海波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
本文来源:泛亚电竞app官网入口-www.bloggercms.com